聯盟行銷文章沒有轉換?新手常見5錯與實用修正清單(附檢查表與行動步驟)

聯盟行銷文章沒有轉換?新手常見5錯與實用修正清單(附檢查表與行動步驟)
歡迎分享給好友

聯盟行銷轉換低?新手最常犯的5個錯誤與修正清單(含CTR、CVR、EPC檢查表)

有流量有點擊, 卻沒有下單? 排名終於上來, 收益還是低? 多半不是運氣, 而是文章的定位、推薦與行動呼籲失配, 轉換自然掉。

先把轉換說清楚: 讓讀者完成下單、註冊、索取優惠、加LINE。接下來你會抓出新手最常犯的五個錯誤, 拿到可立即套用的修正步驟, 外加CTR、CVR、EPC簡易檢查清單, 下一篇就能用起來。你會知道該挑什麼商品、怎麼寫重點、哪裡放CTA。

先釐清什麼是轉換:你該追的關鍵數據與可達成目標

轉換不是玄學。你要的是真實行動,例如下單、註冊、索取優惠或加入LINE。先把指標說清楚,才知道哪裡卡住,要從曝光、點擊,還是購買頁面著手。記得用同一時間區間比較數據,像是最近7天對最近7天,避免因檔期或流量波動誤判。

常用指標白話版與快速公式

把常見指標一次整理好,配上公式與小例子,更快對症下藥。

- 贊助商廣告 -

  • 曝光 Impressions: 你的連結或文章被看到的次數。不是人數,是次數。
  • 點擊 Clicks: 讀者點進你的聯盟連結的次數。
  • CTR 點擊率: 有看的人中,有多少人點了。
    • 公式: CTR = 點擊數 ÷ 曝光數
    • 例子: 曝光 10,000, 點擊 300, CTR = 3%
  • CVR 轉換率: 點了的人中,有多少人完成下單或註冊。
    • 公式: CVR = 轉換數 ÷ 點擊數
    • 例子: 點擊 300, 下單 12, CVR = 4%
  • AOV 客單價: 每筆訂單帶來的平均金額。
    • 公式: AOV = 營收 ÷ 訂單數
    • 例子: 營收 24,000, 訂單 12, AOV = 2,000
  • Commission 佣金: 你拿到的收益,可用總額或每筆平均表示。
  • EPC 每點擊收益: 每一次點擊帶來的平均佣金,可快速看商品價值。
    • 公式: EPC = 總佣金 ÷ 點擊數
    • 例子: 佣金 900, 點擊 300, EPC = 3
  • CPA / CPL 成本/名單成本: 若你有投廣告,計算每次轉換的支出。
    • 公式: CPA = 廣告成本 ÷ 轉換數
  • ROI/ROAS 投報: 有投廣告時評估回收,純SEO可先不看。
    • 公式: ROAS = 營收 ÷ 廣告成本

用表快速掃一眼更直覺:

指標代表什麼快速公式常見用途
CTR願不願意點點擊 ÷ 曝光標題與CTA是否到位
CVR點了會不會買轉換 ÷ 點擊推薦可信度與導購動線
EPC點擊值不值錢佣金 ÷ 點擊挑選主推商品與排序
AOV單筆價值營收 ÷ 訂單是否導向高客單商品

小提醒:

- 贊助商廣告 -

  • 用同一時間區間比較,例如本月1至15日對上月1至15日,才能排除檔期影響。
  • CTR低,先換標題、首屏CTA與連結位置。CVR低,先檢查商品匹配、評測深度、FAQ與退換資訊。
  • EPC可以當你的商品雷達,同樣是100次點擊,選EPC 6而非EPC 2的商品,短期收益會更穩。想補充基礎名詞,可參考這份廣告術語整理,有清楚的CTR與CVR說明,閱讀起來很友善: CPC, CTR, CPA, CVR, ASP, ROI 是什麼意思?

新站如何設定合理的第一階段目標

一開始不要把目標設太滿。先從能執行、可量化的範圍下手,分成單篇與全站兩層級,每月滾動檢視。

  • 單篇文章層級
    1. 選出3篇主力文: 以高意圖關鍵字為主,像「X牌Y系列評測」、「A與B比較」、「Z使用心得」。
    2. 設定每篇每月目標:
      • 曝光: 2,000至5,000 (依你的流量基礎而定)
      • CTR: 3%至5% 起跳
      • 點擊數: 60至250
      • 下單數: 2至10
      • EPC門檻: 初期以 2至5 為合格值,持續往上拉
    3. 行動: 每篇至少放2至3個CTA,首屏一次,文中一次,結尾一次,並標註UTM。
  • 全站層級
    • 目標一: 每月總點擊破 300至800
    • 目標二: 總轉換破 10至25
    • 目標三: 佣金突破第一個級距,例如每月 3,000至10,000
    • 目標四: 建立每週數據回報表,固定看 CTR, CVR, EPC 變化

新站三個月里程碑,給你清楚節奏:

 

  1. 第1月,收集數據
    • 上線3篇主力文,每篇設定明確CTA與UTM。
    • 觀察CTR、EPC的基準值,記錄來源與關鍵字。
    • 列出跳出高、停留低的段落,準備優化。
  2. 第2月,優化標題與CTA
    • 同一篇做A/B標題,調整首屏導購語與按鈕文字。
    • 調整連結位置,把首個聯盟連結提早到首屏下方。
    • 增加FAQ與風險說明,提升信任,拉高CVR。
  3. 第3月,擴寫對比文與升級商品結構
    • 產出「A對B」、「X款清單」,導入多商品比價。
    • 用EPC挑主推順序,高EPC放前面,低EPC退到備選。
    • 建立加購或替代品段落,提高AOV與總佣金。

用簡單工具把轉換看得見

別等到要報表才來補數據。最小可行做法,3步就能開始追蹤。

  • 最小可行組合
    • UTM參數: 在每個聯盟連結加上來源、活動與內容標記,回GA或報表比對就知道哪個位置有效。可參考這份清楚的UTM設定教學,內含步驟與範例: UTM是什麼?最完整UTM設定教學
    • 表單或短鏈工具: 用短鏈統一管理,也能看點擊數。若你習慣表單,建立固定欄位的新增流程,避免遺漏。
    • 試算表記錄: 每週更新一次。用條件格式把低CTR或低CVR標紅,高EPC標綠。
  • 試算表必填欄位
    • 文章URL
    • 主推商品名稱與類別
    • 點擊數
    • 下單數或註冊數
    • 佣金金額與EPC
    • 流量來源與UTM標籤
    • 備註(如改版日期、A/B版本、截圖)
  • 標記活動與檔期,方便回看
    • 在UTM的utm_campaign寫清楚檔期名稱,例如double11_2025xmas_sale
    • 在備註欄加上頁面改動日期與改了什麼,例如「10/05 換首屏CTA文案」。
    • 每月回顧時,把檔期數據與非檔期分開看,避免高峰期拉高平均而誤判。需要UTM產生器可用這份教學工具文,說明清楚且附位置導引: UTM網址產生器全攻略

行動清單,今天就能開始:

  • 先替3篇主力文的聯盟連結加上UTM。
  • 建一張試算表,填入本週數據,標記CTR、CVR、EPC。
  • 用EPC排序主推商品,把高EPC移到更顯眼的位置。
  • 記錄下次要測的標題與CTA版本,排入下週行程。

新手錯誤一:只想賣,不先幫,讀者立刻離開

一開始就猛推商品,像在路上強塞傳單。讀者沒有被理解,也看不到價值,自然關掉頁面。想提升CVR與EPC,先把角色換成「顧問」,用解法打開信任,再用推薦完成下單。CTA也要跟內容匹配,才不會顯得突兀或唐突。

問題解決框架:痛點、原因、解法、推薦

用四段式寫法,把硬銷轉成幫助式導購,讀者會留下來,轉換也更穩定。

  1. 痛點描繪(你現在遇到…)
    • 你正在找評測,但文章一開頭就要求你買,沒有比較、沒有FAQ,也沒有風險提醒。
    • 你點了好幾次,卻還是看不到安裝方式、費用細節或售後。焦慮升高,CTR再高也難轉換。
    • 你需要清楚、可操作的建議,而不是一句「這款超讚」。
  2. 核心原因(為什麼會這樣)
    • 把內容當成廣告版位,忽略搜尋意圖,導致內容型別與CTA錯位。
    • 缺少解題邏輯,讓讀者看不到「為何是這款」的推理過程,信任不成立。
    • CTA文字含糊或跳太快,沒有承接資訊型的閱讀節奏。CTA寫法可以參考這份指南,內含範例與設計原則:CTA(Call To Action)設計四大要點,提高網站轉換率
  3. 可行解法(步驟或清單)
    • 步驟一,明確定義讀者情境
      寫出「這篇要幫誰,在什麼情境,解哪個問題」,例如「租屋族要買洗衣機,預算15,000內,想省水電費」。
    • 步驟二,用結構化內容回應痛點
      開頭給快速結論與適用對象,正文用比較表、優缺點、使用情境與FAQ補足。
    • 步驟三,將CTA對齊意圖
      資訊型放「免費試用、收藏比較表、下載清單」,交易型放「查看折扣與條款摘要」。每篇只主推1到2個商品。
    • 步驟四,說出選品推理
      用「為何淘汰A與B,為何選C」,列出2到3個關鍵指標如噪音值、保固、配件成本。
    • 步驟五,降低風險
      補上退換貨、售後、安裝與維修細節,附上注意事項清單。
    • 步驟六,用數據與畫面加分
      加入量測數字、截圖、短影片或步驟圖,讓讀者更有把握。
  4. 產品如何幫上忙(限2到3點)
    • 用法明確,能快速解決你當下的卡點,例如節能、省時或一鍵設定。
    • 風險更低,提供穩定保固與清楚退換流程,降低決策壓力。
    • 社群口碑或第三方實測可查,讓選擇更踏實。準備好就點這裡試用。

把搜尋意圖對上內容型別與CTA

意圖錯位是新手最常見的敗筆。下面這份簡表,直接照做就能避開多數踩雷。

  • 資訊型:教學、清單
    • 內容方向:實作步驟、安裝設定、維護保養、避坑提醒。
    • CTA:免費試用、收藏連結、下載清單、加入Email更新。
  • 商業比較:對比、推薦排行
    • 內容方向:規格表、重點指標排序、適合族群、淘汰理由。
    • CTA:主推商品與替代方案的清楚按鈕,附保固與退貨摘要。
  • 交易型:折扣、優惠
    • 內容方向:各平台價差、檔期、優惠碼、限制條件。
    • CTA:購買按鈕、條款摘要、到期時間。
  • 導航型:品牌或型號
    • 內容方向:官方資訊整理、各系列差異、快速到站。
    • CTA:直達連結與型號定位圖。

補充兩個細節:

用性格與星座角度貼近讀者

把讀者的決策偏好寫進內容,會讓推薦更有溫度,也更有效。保持中性,不貼標籤,重點還是解問題。

  • 喜愛穩定的讀者
    • 關心售後、耐用度與保固。你可以放「三年保固、到府維修、配件成本」的表格。
    • 小標可寫「穩定派關注」或加上「金牛、巨蟹」等關鍵字,體現務實與居家考量。
  • 追新的人
    • 重視功能亮點、效能與體驗感。用「實測數據、開箱影片、流暢度」說話。
    • 小標可寫「性能控必看」或加上「牡羊、水瓶」關鍵字,對創新與速度敏感。
  • 省心的忙碌族群
    • 想要省時間與少出錯。強調「一鍵設定、預約、自動化流程」。
    • 小標可寫「懶人友善」或「處女座也安心」字眼,突出細節把關。
  • 預算敏感者
    • 關心總持有成本。提供「機身價、耗材、電費、維修」合計的估算。
    • 小標可寫「CP值優先」或「魔羯理性選」,讓讀者快速抓到重點。

寫作時的兩個提醒:

  • 用「適合誰、不適合誰」雙欄式說清楚,避免過度美化。
  • 先放「你會遇到的情境」,再放產品亮點,避免倒果為因。

快速任務:把一段硬銷文改成幫助式內容

下面以一段常見硬銷文為例,示範如何用三步驟改寫。

原文片段
「這款空氣清淨機熱銷破萬,限時下殺,現在不買就虧。它功能最強,一台搞定所有問題,快點擊購買。」

改寫成「問題到解法到推薦」

  1. 問題
    「小房間常聞到油煙味,早上起來鼻子不舒服,你可能需要一台入門機型先改善睡眠品質。」
  2. 解法
    • 明確步驟:先量房間坪數,確認CADR值達標,再看濾網價格與更換週期。若你對噪音敏感,把睡眠模式與分貝值當成必選條件。
  3. 推薦
    • 主推A:適合5到8坪,CADR達標,睡眠模式低於30分貝,濾網一年兩次更換。
    • 備選B:若你有寵物或過敏,加價換HEPA等級更高的款式。
    • 軟CTA:準備好就點這裡試用。

檢查清單

  • 是否有至少一個明確步驟,如「量坪數、看CADR、查濾網成本」。
  • 是否有軟CTA,語氣自然、不施壓。
  • 是否用讀者語言,刪掉「最強、下殺、快買」等空話。

想避免新手常見錯誤與誤區,也可參考這篇整理,對「忽視讀者需求」與「只求快速變現」有更完整說明:聯盟行銷新手常犯的錯誤及如何避免?

新手錯誤二:內容空洞或難讀,信任與排名都受傷

內容講不清楚,或一大段厚牆文字,讀者會走人。搜尋引擎也讀不出重點,CTR與CVR一起掉。把可讀性、證據感與結構補起來,排名與轉換自然回來。

可讀性清單:短句、小標、列表、對比圖

好內容先可讀,再說服。遵守幾個簡單規則,讓人願意看完。

  • 句子以8到18字為主,段落不超過4行。
  • 每300到400字放一個小標或圖,穩住節奏。
  • 關鍵資訊用列表或表格呈現,別讓畫面變厚牆。
  • 用對比圖或對比表,讓差異一眼看懂。
  • 重要字眼加粗,但不要整句加粗。
  • 首屏先給快速結論與適用對象,再進入細節。

快速示範,從難讀到好讀:

  • 難讀版:一次塞滿功能、數據與優惠,讀者看不到答案。
  • 好讀版:先結論,再列重點指標,最後附購買注意事項。

可用這張小表自檢,寫完就核對一次:

項目及格理想
句子長度常超過25字多數10到20字穩定落在8到18字
段落長度5行以上3到4行1到3行
結構指引幾乎沒有零星小標每300到400字有小標或圖
呈現方式厚牆文字混合段落與列表列表、表格、對比圖齊備

想看聯盟文的實例與版型靈感,可參考這份整理,包含清單文、比較文與教學文範例:20 個聯盟行銷(affilate marketing) 例子及教學

加入真實證據:數據、截圖、使用照與情境

內容要有錨點,讀者才會信任。把證據放進文中,轉換會更穩。

  • 個人實測
    • 時間:清楚標注測試日期與時長。
    • 方法:寫出環境、工具、步驟與設定值。
    • 結果:列核心數字與圖,並說明誤差來源。
    • 例:我在7天內每日測速3次,Wi-Fi 2.4G與5G分開記錄,平均下載提升32%。
  • 第三方數據或評測引用
    • 引用可信來源,並附上來源名稱與連結。
    • 例:近年聯盟支出與內容合作持續上升,反映內容影響力走強,可參考這份統計整理:2025 年20 項聯盟行銷統計數據
  • 使用前後對比照
    • 拍同場景、同角度、同光線,避免失真。
    • 圖上標註關鍵變化,如噪音值、時間、費用。
    • 圖說用一句話說明結果,別讓讀者猜。

隱私保護不可少:

  • 截圖馬賽克姓名、訂單編號、地址與帳號。
  • 若露臉或他人畫面,先取得同意或打碼。
  • 只保留與內容關聯的資訊,減少曝露風險。

把證據放在「結論旁邊」。讀者看完結論,立刻看到圖與數據,信任會明顯提高。

用AI當助手,不是代筆

AI能提速,但你要負責真相與溫度。用對位置,品質就上來。

AI可做:

  • 找主題與關鍵問題,列出內容大綱。
  • 整理優缺點與規格差異,生成FAQ。
  • 統整評論重點,歸納常見抱怨與稱讚。

你要做:

  • 事實核對與數字驗證,避免過時或錯誤。
  • 加入親身經驗與測試數據,補足現場細節。
  • 補情境案例與使用限制,讓讀者知道適不適合。
  • 修語氣與在地詞彙,保留你的一致風格。

提醒:

  • 避免直貼AI輸出。先壓縮、再重寫、再加入畫面與實測。
  • 每段都問自己:這段話只有你能寫嗎?若不是,再加料。
  • 關鍵句改用第一手觀察,例如「我在浴室實測,蒸氣重時APP會掉連線」。

避免關鍵字堆疊,改做主題集與內部連結

堆關鍵字會讓文章變得生硬,也難排進前面。改用主題集策略,並設計互連路徑。

  • 以主題為核心
    • 例:「入門相機選購指南」比單抓「相機 入門」更完整。
    • 先定主題問題,再分拆規格、預算、場景三條線。
  • 建立主文、比較文、個別評測互相連結
    • 主文:總覽與選購重點,放對象分流與比較表。
    • 比較文:A對B,明列適合誰與淘汰理由。
    • 評測:單一型號深度實測,放數據與使用照。
  • 在文中放2到4個高相關內鏈
    • 放在結論附近、對比表下、FAQ內。
    • 連到更深的資訊或下一步行動頁,拉高停留與CVR。

你可以這樣規劃主題集與CTA:

內容型別目標關鍵意圖內鏈目標建議CTA
主文:入門相機選購指南資訊與導覽比較文、品牌頁下載選購清單
比較文:A對B差異商業比較各型號評測查看即時價格
評測:A型號實測交易前決策主文、比較文查看折扣與條款
FAQ:常見問題顧慮與風險主文加入通知或試用

補充執行細節:

  • 小標寫成問題句與動作句,如「誰適合這台」、「先做這兩步」。
  • 內鏈文字用描述性錨點,避免「看這裡」這種空話。
  • 每篇只放最相關的2到4個內鏈,避免分散注意。

如果你仍在摸索內容結構與寫法,可以先看新手導向的說明文章,快速補基礎名詞與流程,再回來實作:【完整指南】聯盟行銷是什麽?新手不得不知的所有事實

- 贊助商廣告 -

新手錯誤三:不真實的推薦,讀者感受得到

讀者來你的文章尋找可靠建議,卻讀到空洞的讚美或沒用過的產品推銷,他們會立刻失去興趣。這種不真實的推薦不僅拉低CVR,還傷害你的長期信譽。轉換率低往往來自這裡,因為信任是下單的關鍵。改用親身經驗和平衡觀點,你能讓讀者覺得被尊重,EPC也會跟著穩步上升。以下幾點幫你修正,專注於誠實分享,讓推薦變成真正幫助。

只推你真的用過的,說清楚使用情境

我總是只推薦自己親身試過的產品,這樣才能給讀者實在的感覺。拿我最近用的藍牙耳機來說,我在通勤時戴它聽播客,每天至少兩小時,已經持續三個月。起初我選它因為電池續航長,適合長途搭捷運,但遇到小問題像連接偶爾延遲,尤其在擁擠車廂裡訊號弱的時候。我直說,這部分我還不確定是否跟手機相容有關,因為我只試過兩款Android機型。讀者需要這種細節,才能想像自己用起來會怎樣。如果你也常在移動中聽音樂,這種分享會讓他們點擊連結的意願更高。

說優點也說缺點,提供替代方案

平衡推薦能顯示你的專業,避免讀者覺得你在硬賣。舉例來說,我推的那款藍牙耳機有三個明顯優點:電池能撐八小時不間斷播放,適合忙碌上班族;音質清晰,中高頻表現好,聽音樂不刺耳;重量輕,只有15克,戴久了也不壓耳朵。缺點則有兩個:防水等級只到IPX4,淋小雨沒問題但不適合游泳;價格偏高,約兩千元,對預算緊的人來說是負擔。

為了不讓讀者覺得只有這一選,我會提供替代方案,比如另一款入門耳機,價格只要一千元,雖然電池短些但音質不輸。如果你重視續航和舒適,選原款藍牙耳機;如果你預算有限又常在室內用,選那款替代品。這樣一來,讀者看到你考慮他們的需求,轉換意願自然增加。想了解更多新手如何避免推銷陷阱,這份教學有實用建議:聯盟行銷新手教學,被動收入新手必學賺百萬的秘密

你的評分標準要透明:價格、上手度、功能、售後

讀者信任透明的評分,因為它像朋友聊天般可靠。我用簡單五分制評分,涵蓋價格、上手度、功能和售後,每項都附理由,讓大家清楚我的判斷依據。

  • 價格 (4/5):兩千元定位中階,性價比高,但配件需額外買,總花費會多點。
  • 上手度 (5/5):開箱即用,APP配對只需一分鐘,新手不會卡住。
  • 功能 (4/5):支援ANC降噪和觸控操作,日常夠用,但無無線充電是小遺憾。
  • 售後 (3/5):保固一年,客服回應快,但維修點不多,偏遠地區麻煩些。

綜合來看,這款耳機適合通勤族或音樂愛好者,他們重視易用和音質多過完美售後。如果你常外出又不愛折騰,這會是你的好夥伴。

建立長期信任:回訪更新與售後提醒

真實推薦不只寫一次就完事,我會每季回訪文章,檢查庫存、價格和折扣變化,確保資訊最新。比方說,上個月那款耳機有新優惠碼,我馬上補進去,避免讀者買到舊價。文末我總加售後提醒,像保固期內可免費換濾網,但記得保留發票;退貨七天內完整包裝才能辦,幫讀者避開常見坑。

最後,鼓勵大家留言分享經驗,或填簡單回饋表單,問問「你用後最滿意哪點?有什麼沒提到的缺點?」。這些意見讓我下次更新更準,也讓讀者覺得參與其中。長期下來,你的文章會變成他們信賴的資源,轉換率自然水漲船高。

新手錯誤四:連結太多、CTA太吵,反而不點

你放了十幾個連結和CTA,結果讀者卻一個都不點。這是因為過多呼籲讓人覺得壓力大,像被推銷員包圍。讀者本來想找資訊,卻看到滿屏按鈕,就直接離開。結果CTR掉,CVR更低。解決之道是精簡連結,只用1到2個主推,其他當備選。CTA也要放對位置,文案說服力強。這樣讀者才會點擊,EPC自然上揚。以下步驟幫你修正,從策略到測試,一步步來。

連結策略:每篇1到2個主推,其他為備選

每篇文章只推1到2個主要商品,其他當成備選。這樣讀者不會迷失,轉換率會穩。主推連結出現2到3次就好,別重複太多。備選放1到2個,給讀者選擇空間,但不搶主推風頭。

建議比例是主推佔70%,備選佔30%。文字中只提主推有限次數,比如開頭結論一次,正文比較一次,結尾行動一次。備選則在「其他選項」小節簡述,避免分散注意力。

記得留一個不買也能得價值的選項。比如提供免費下載清單,列出選購重點或FAQ。這樣讀者即使不點商品,也覺得文章有用。長期來看,這會提高停留時間和回訪率。

例如寫洗衣機推薦時,主推一台省電款,備選一台靜音款。下載清單則放「預算內5大指標檢查表」。讀者拿走價值,信任你,下次才會買。

佈局位置:首屏一個CTA,內容中段與文末各一個

位置錯了,CTA再好也白搭。首屏放一個軟CTA,別太急。內容中段一個情境CTA,文末再放強CTA和次要方案。總共三個,讀者容易跟上。

首屏CTA用軟性語言,強調價值和風險反轉。比如「試用7天,滿意再買」或「可退貨,零風險」。這能抓住新讀者,降低猶豫。位置放文章開頭下方,配簡單按鈕。

內容中段放情境CTA,接著讀者剛看完比較的部分。比如「適合租屋族的你,點這裡看折扣」。文末用強CTA,如「現在下單省300元」,旁邊加次要方案如「加購配件」或「加入LINE優惠」。

手機版特別注意按鈕大小,至少44×44像素,間距10像素以上。避免誤觸,讀者才願意點。測試時用手機預覽,確保流暢。

文案優化:行動動詞、明確好處、降低風險

CTA文案決定讀者點不點。別用空話,多用行動動詞,說出具體好處,同時降低風險。這樣讀者覺得安全,才會行動。

常用句型包括:

  • 立即領取7天免費試用。
  • 用折扣碼IPRO省下300元。
  • 看真實使用照,再決定是否下單。

避免泛泛說「點這裡」,改寫具體利益。比如不是「買現在」,而是「現在買,享免運還送配件」。加時效如「限時3天」,催促但不壓迫。

降低風險是關鍵。加一句「7天內不滿退款」或「官方保固兩年」。讀者看到保障,點擊率會升20%以上。想學更多CTA文案技巧,這篇有實用範例和原則:CTA(Call To Action)設計四大要點,提高網站轉換率

檢查時問自己:這句有動詞嗎?好處清楚嗎?風險低嗎?改好後,CTR會明顯改善。

追蹤與A/B測試:錨點、按鈕、文字連結

別猜測哪個CTA有效,用數據說話。先追蹤,再A/B測試。重點測錨點、按鈕和文字連結,找出贏家。

先測兩個變因:按鈕文案和位置,其他保持不變。比如A版用「立即試用」,B版用「免費領取」。跑一週,看點擊差異。

用UTM或短鏈標記不同CTA。比如加utm_content=cta1追蹤首屏版,utm_content=cta2追蹤中段版。收集1到2週數據,至少100次曝光,才判斷準確。工具如Google Analytics能直接看。

測試項目清單:

  • 錨點:文字連結 vs. 圖片連結,哪個CTR高。
  • 按鈕:紅色 vs. 藍色,位置在左 vs. 右。
  • 文字:短句 vs. 帶好處的,收集CVR變化。

數據出來後,保留高轉換版,丟掉低的。每月測一次,持續優化。這樣EPC會逐步拉高,文章轉換更穩。

新手錯誤五:未告知聯盟關係,違規又失信

你寫了詳細推薦,讀者點進連結買單,卻不知這是聯盟行銷。這樣做不只違反法規,還讓讀者覺得被騙,信任崩盤。轉換率本該高,結果因為隱瞞關係,CVR直線下滑。EPC也跟著受影響,因為讀者下次不會再來。修正方法簡單:清楚揭露關係,位置對、語句誠實。這樣不僅合規,還能加深信任,讓讀者安心點擊。接下來看具體怎麼做。

何時、在哪裡揭露最清楚

揭露要及早顯眼,讓讀者一看就懂。文章開頭靠近第一個連結前放一句,這樣讀者知道你的推薦有佣金可能。文末再提醒一次,強化印象。影片或社群貼文的前兩行也加進去,避免讀者中途發現才尷尬。

字體保持與正文一致,或略加粗醒目。千萬別藏在頁尾,那樣讀者容易忽略。位置選對,讀者不會覺得你在推銷,而是誠實分享。這樣CTR維持穩定,CVR也會跟上。

中文揭露範例,可直接使用

用簡單句型揭露,就能避開麻煩。以下兩個範例適合直接套用,調整成你的風格。

  • 範例一:本文含有聯盟連結,你透過連結購買,我可能會獲得佣金,價格不變,謝謝支持。
  • 範例二:部分連結屬推薦連結,若你註冊或購買,我可能取得回饋;我只推薦我願意自己使用的產品。

這些句型短而清楚,讀者看完還覺得你貼心。放進文章時,別重複太多,一篇兩次足夠。

遵守規範,同時提升信任

台灣法規要求揭露薦證廣告的利益關係,像是公平交易法對新興廣告的適用。平台如Google或Facebook也有類似規則,沒揭露可能被罰或封鎖帳號。各地規範相似,重點是明確說出你的聯盟關係,避免讀者誤會。

把揭露語句變成品牌固定句型,長期用同一套。讀者每次看到都熟悉,安心感增加。這樣不僅合規,還讓你的內容更有信譽。想了解台灣具體規範,可看公平交易下網紅團購相關法制研析,內有聯盟連結揭露細節。長期遵守,轉換率會更穩,EPC自然上升。

結論

你的聯盟行銷文章轉換低,多半來自五個新手錯誤:一、急於推銷卻忽略讀者痛點,解法是用問題導向框架先提供價值;二、內容結構鬆散難讀,修正靠短句列表與證據圖片提升可讀性;三、推薦不真實缺乏平衡,改為親身經驗加優缺點與替代方案;四、連結過多CTA雜亂,精簡成一到兩個主推並優化位置與文案;五、隱瞞聯盟關係損失信任,立即在開頭與文末清楚揭露。這些錯誤避開後,結合今年最新趨勢如真實內容與數據驅動優化,你的EPC將明顯上升,轉換率穩步成長。總之,專注讀者需求與持續測試,就能從低轉換轉向穩定收益。

以下是七天行動清單,幫你一步步修正:

  1. 數據盤點與目標設定:檢視最近一週CTR、CVR與EPC,設定單篇曝光與轉換目標。
  2. 改寫一篇硬銷文:挑一篇主力文,用痛點解法框架重寫,刪掉空洞推銷。
  3. 加入證據與圖片:補上實測數據、截圖與使用照,至少三處證明推薦真實。
  4. 精簡連結與CTA:每篇留一到兩個主推連結,調整首屏與文末位置,測試文案好處。
  5. 補上揭露:在開頭加聯盟關係聲明,文末重申一次,確保合規。
  6. 做一次A/B測試:比對兩個CTA版本,追蹤點擊差異,至少跑三天。
  7. 回看成效並記錄:週末檢視變化,記錄試算表,規劃下週調整。

想馬上應用?下載這份免費檢查清單,涵蓋CTR與CVR自檢步驟。訂閱iPro+ 知識酷,獲取更多寫作與行銷技巧,助你輕鬆提升轉換。


歡迎分享給好友
- 贊助商廣告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