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機耗電很快?10招提升手機續航的電池節電設定(Android與iOS適用)

外出開會或出遊到一半,手機忽然只剩10%,導航停住、付款也卡關,工作與心情全被打亂。
為何掉電這麼快?常見元兇是背景自動同步與推播、螢幕過亮、定位長開、高刷新率與5G、過多小工具,還有長期霸榜的耗電App。
這篇會給你10個實用設定,像調整亮度與自動鎖定、啟用省電模式、限制背景活動與定位、管理推播、適時切換網路、用深色模式、啟用電池健康充電、精簡小工具與動態桌布、定期檢視耗電排行。步驟簡單,不用花錢,就能多撐幾小時。
技巧適用Android與iOS,跟著做就能明顯提升手機續航,達成日常電池節電。準備好了嗎?現在就開始。
調整螢幕設定,立即減少電力消耗
Photo by Andrey Matveev
螢幕是最吃電的元件之一。只要把亮度與休眠時間調好,整體續航就能明顯拉長。你不需要安裝任何App,也不用關閉常用功能,先從這兩個設定開始,立刻見效。台電也在節電建議中強調調低亮度與縮短休眠的效果,步驟簡單,人人可做,參考這份教學就能上手:台電的螢幕亮度與休眠設定建議。
降低螢幕亮度,簡單一步省電大不同
把亮度調到中低檔,續航馬上穩下來。操作只要幾秒,日夜都受用。
- 步驟快速看
- Android:打開「設定」, 點「顯示」, 進入「亮度」, 滑到約40%至60%。
- iOS:打開「設定」, 點「螢幕顯示與亮度」, 拉動「亮度」滑桿到中低檔。
- 控制中心也能快速調整, 但記得平時維持在中低檔。
- 自動亮度的取捨
自動亮度會依環境變化,讓螢幕不會一直過亮,對多數人夠用。想更精準省電時,建議在室內手動壓低亮度,需要時再拉高。這做法兼顧可見度與耗電,尤其長時間閱讀或滑社群,效果更明顯。 - 夜晚與室內的實用範例
晚上滑手機,把亮度調到30%上下,眼睛更舒適,螢幕耗電也跟著下降。看電視或搭捷運時,室內光線穩定,維持中低亮度,完全不影響畫質與細節。 - 小提醒
- 把「自動亮度」保留為基礎,遇到昏暗環境不會刺眼。
- 日照強烈的戶外情境再手動拉高,避免看不清。
- 亮度養成習慣最重要,維持中低檔,續航就穩定。
想看圖文操作與不同系統差異,可參考這篇教學整理:如何調整手機的亮度與自動鎖定。
縮短螢幕休眠時間,避免無謂耗電
把螢幕「自己關」的速度調快,能檔下許多待機耗電。你不在看,螢幕就不該亮著。
- 教學步驟
- Android:設定, 顯示, 螢幕休眠, 選擇15秒或30秒。
- iOS:設定, 螢幕顯示與亮度, 自動鎖定, 選擇30秒或1分鐘。
- 需要長時間顯示時再暫時調長, 事後記得調回。
- 為什麼這麼重要
停在聊天室、相簿或網頁時,常常只是放著不碰。縮短休眠時間,螢幕會自動熄滅,等於把最大耗電來源切掉。就連你暫停影片放下手機,也能在30秒後自動黑屏,少掉一段空耗。 - 省電幅度參考
多數日常使用情境下,縮短休眠可省下約5到10%的整體電量,通勤與辦公時感受最明顯。這是最不影響使用體驗,卻最穩定的節電手段之一。 - 使用手勢與喚醒配套
擔心每次都要按電源鍵?開啟「抬起喚醒」或「輕點喚醒」,需要看手機時抬手即可亮屏。這樣可以放心把休眠設短,又不會造成操作不便。 - 建議設定
- 工作日常:休眠15至30秒,亮度40%至60%。
- 追劇遊戲:暫時調長至2至5分鐘,結束後改回短時。
- 戶外強光:亮度提高,但休眠仍維持30秒至1分鐘。
想再複習一次重點:先把亮度壓到中低檔,再把休眠改短。兩步並用,當天就能多撐幾小時。若需要更完整的入門說明,台電整理的步驟很清楚,適合轉給家人一起設定:手機續航力節電撇步教學。
關閉不必要功能,阻斷隱藏耗電源
許多手機其實在你不操作時也在耗電,像是背景掃描附近的Wi‑Fi、持續找可配對的藍牙裝置、定位模組不斷更新位置。把這些不必要的連線先關掉,你會發現電量掉得更慢,待機時間也拉長。做法不複雜,你只需要建立「用到再開,不用就關」的習慣。
小原則很簡單:短時間不用,先關;需要使用,再從控制中心快速開啟。這樣一來,不影響日常便利,卻能穩定省下一筆隱形電力。
關閉藍牙和Wi-Fi,只在需要時開啟
藍牙和Wi‑Fi長開會讓手機持續掃描與維持連線,這些都是默默吃電的來源。把它們養成「按需開啟」的習慣,省電而不犧牲體驗。
- 快速關閉步驟
- iOS:從右上角往下滑開啟「控制中心」,點一下藍牙與Wi‑Fi圖示關閉。
- Android:從螢幕頂端下滑開啟「快速設定」,點選藍牙與Wi‑Fi圖示關閉。
若圖示變灰代表已關閉。需要時再點一下即可恢復。
- 使用情境建議
- 聽歌、通話、配對手錶時再開啟藍牙,結束就關。
- 在固定的家中或公司Wi‑Fi環境保留開啟也行,但外出通勤時建議關閉Wi‑Fi,改用行動數據更省。通勤路上Wi‑Fi掃描會不斷嘗試連接公共熱點,產生額外耗電與卡頓。
- 在機場、車站或商場走動時,Wi‑Fi掃描與驗證常讓手機反覆切換,對續航不友善。
- 設定層級調整
想更徹底,可進到系統設定把自動掃描關掉:- Android:設定, 位置, 位置服務, 將「Wi‑Fi掃描」與「藍牙掃描」關閉,避免在Wi‑Fi與藍牙關閉時仍背景搜索。
- iOS:一般使用控制中心即可,若使用個人熱點或AirDrop,才需要短暫開啟藍牙或Wi‑Fi。
- 養成檢查習慣
每天早上出門前與睡前快速檢查一次控制中心。你會發現不少時候其實不需要開著。久而久之,續航就會穩定提升。 - 小提醒
- 使用藍牙耳機、手錶、車載設備時,藍牙記得開啟。結束後關閉不會影響下次配對,開啟後會自動連回。
- 在家或公司長時間使用Wi‑Fi是合理做法,但外出移動時關閉Wi‑Fi更省電也更穩定。
- 熱點分享需要Wi‑Fi或藍牙協作,使用完務必關閉,避免整晚待命耗電。
停用GPS定位,減少位置追蹤耗電
定位是高耗電元件之一,特別是高精確度模式會同時動用GPS、Wi‑Fi與行動網路。做法不是全關,而是只讓需要的App用定位,其他一律限制。多數人日常把非導航的App定位關掉,整體可省下約15%的電量。
- 設定路徑
- iOS:設定, 隱私與安全性, 位置服務, 檢查每個App。把不常用或不需要定位的App設為「永不」或「使用App期間」。同時關閉這些App的「精確位置」,讓它只用大概位置。
- Android:設定, 位置, App位置權限, 將不必要的App設為「僅在使用中允許」或「不允許」。進一步到設定, 位置, 位置服務, 檢查「Google位置精確度」與「Wi‑Fi/藍牙掃描」,不需要高精度時可關閉。
- 哪些App需要定位
- 保留:地圖導航、叫車、外送、運動紀錄、天氣小工具。
- 限制:社群、相機標記、通訊工具、購物與新聞App。這些即使關掉定位也不影響核心功能。
- 特例:行程與家庭定位App可設為「使用App期間」。需要即用,不用就不取樣。
- iOS與Android的差異
- iOS提供「精確位置」切換。關閉後仍可用粗略位置查天氣或店家,但不會長時間抓GPS。
- Android多半有「省電」或「僅裝置」定位模式。省電模式減少感測器與掃描,日常使用更省電。部分機型把Wi‑Fi與藍牙掃描放在定位服務中,即使你關了Wi‑Fi也可能持續掃描,需要手動關閉。
- 實用操作示例
今天不開車也不跑步,把地圖與運動App的定位權限暫時調成「使用App期間」。晚上回家再看一次權限頁面,把剛安裝的新App定位設為「不允許」。一週後你會明顯感到待機更耐用。 - 小提醒
- 導航時再開啟高精度,完成後關閉或改回省電模式。
- 天氣App可保留粗略位置即可。
- 拍照若需要地理標記,拍完再關閉定位或改為使用期間。
管理應用程式,控制背景運作亂象
真正的耗電黑洞,常藏在你看不到的地方。很多App在你不使用時仍會同步、推播、抓定位或更新資料,長時間下來電力被慢慢吸走。先從系統提供的背景限制與快取清理著手,把多餘的背景活動縮到最小,你會明顯感到待機更耐用,發熱也降低。
限制背景應用程式,防止偷偷耗電
先找出最會偷電的App,再精準限制背景權限。遊戲、串流影音、社群App往往排在前段班,優先處理回饋最快。
- 檢視耗電統計
- Android:設定, 電池, 電池用量或耗電排行, 切換為24小時或過去數天, 找出前幾名App。
- iOS:設定, 電池, 檢視App耗電比例與螢幕開啟、背景活動時間, 鎖定出現「背景活動」的高耗App。
- 立即限制背景使用
- Android 精準限制
- 路徑一:設定, 電池, 電池用量, 點進目標App, 開啟「限制背景活動」或「受限」。
- 路徑二:長按App圖示, App資訊, 電池, 選擇「受限」或「不允許背景活動」。部分機型名稱不同, 但概念相同。
- iOS 正確作法
- 設定, 一般, 背景App重新整理, 關閉不需要即時更新的App。保留導航、通訊、金融驗證等必要App即可。延伸閱讀可看這篇整理, 講解何時該關與怎麼關更省電:iPhone經常關閉背景程式更容易導致耗電?教你正確操作方法。
- Android 精準限制
- 優先處理清單
- 遊戲與影片:高耗資源, 背景還可能同步或預載。
- 社群App:常抓取新內容與推播。
- 新聞與購物:頻繁刷新推薦與通知。
以上類型建議直接關閉背景重新整理, 通知只保留重要帳號或功能。
- 個人實測分享
我把 Facebook 的背景重新整理關掉, 通知精簡到必要訊息後, 待機掉電明顯變慢, 一整天結束還能多出約10%電量。你也可以先從常用的社群與影音App試起, 成效最直觀。 - 補充觀念
- iOS 不需要每天「強制滑掉」所有App, 系統會自動管理記憶體與後台。關鍵在於限制「背景重新整理」與「通知」, 不是把App通通關閉。
- Android 也不建議用暴力清理常態結束App, 容易造成重啟與重載, 反而更耗電。用系統的「受限」或「待機應用程式」管理, 省電且穩定。
- 想了解關閉背景刷新對iPhone的差異與效益, 可再參考這篇觀念解說:背景App重新整理要開嗎?差別是什麼?。
- 小技巧
- 把高耗App設定為「只在Wi‑Fi更新」, 減少行動網路背景同步。
- 檢查該App的「自動播放」或「自動預載」, 能關就關。
- 通知改成摘要或靜音推送, 降低喚醒次數。
定期清除快取,釋放資源減負荷
快取有助加速開啟內容, 但累積太多會拖慢系統, 也讓App在背景維持更多索引與暫存, 無形中加重耗電。定期清理能把負擔降下來, 操作很簡單。
- Android 清理路徑
- 設定, 儲存空間, 使用內建清理工具, 選擇「快取檔案」清除。
- 或到 設定, 應用程式, 找目標App, 儲存空間與快取, 點「清除快取」。
建議先清社群、瀏覽器、影音、購物App, 這些快取容易暴增。
- iOS 合理做法
- Safari:設定, Safari, 清除瀏覽記錄與網站資料, 可快速釋放網頁快取。
- App 快取:前往 設定, 一般, iPhone儲存空間, 檢視各App占用。若單一App膨脹嚴重, 可使用「卸載App」保留文件與資料, 之後再安裝回來。
- 系統緩存:重新開機能清掉部分暫存, 不影響日常使用。
- 什麼時候該清
- 每月一次作為例行保養。
- 發現App開啟變慢、畫面卡頓、儲存空間逼近上限時。
- 大版更新後, 先清一次, 避免舊資料衝突。
- 注意事項
- 只清「快取」, 不要誤按「清除資料」, 以免登出或刪除下載內容。
- 重要資料先備份, 尤其聊天App與影音離線檔。
- 清完重新開機一次, 讓系統重整索引更乾淨。
- 清理後的好處
- 系統更流暢:少了冗餘索引與殘留檔案。
- App回應更快:開啟時間縮短, 讀寫負擔降低。
- 省電更穩定:背景維護的資料變少, 後台喚醒次數下降。
把背景限制與快取清理結合使用, 先抓出最耗電的App鎖定背景活動, 再定期清掉膨脹的快取。兩步到位, 手機續航就能長期維持在健康水位。
啟用節電模式,智能守護電池
Photo by Andrey Matveev
當你需要手機多撐幾小時,節電模式最直接、也最不費力。它會自動限制背景同步、降頻處理器、關閉高耗電的視覺效果與動畫,還會減少部分感測器喚醒。開啟後,續航通常能立刻提升。你仍能接聽電話、傳訊息、導航與拍照,只是效能與更新頻率會收斂,換來更穩的待機時間。想進一步了解蘋果官方對省電的建議,可參考這份說明:如果iPhone 或iPad 電池耗電太快。
開啟電池節電模式,一鍵優化續航
把它設成低電量自動開,臨界點一到就接手守護電池。日常通勤或出差,都能安心使用。
- 操作位置
- Android:設定, 電池, 節電模式。開啟「節電模式」, 並設定「當電量低於 X% 時自動開啟」, 建議設在20%或15%。
- iOS:設定, 電池, 開啟「低電量模式」。也可在控制中心加入捷徑, 需要時一鍵切換。
- 開啟後會做什麼
- 限速降頻:降低CPU與GPU頻率, 減少非必要的瞬間耗電。
- 關閉動畫與部分特效:介面更簡潔, 減少渲染負擔。
- 限制背景活動:延後郵件拉取、降低推播頻率, 減少App喚醒。
- 同步與掃描收斂:Wi‑Fi掃描、定位取樣、雲端同步更節制, 待機更耐用。
實際體感會是轉場稍慢、背景更新較少, 但核心通訊功能不受影響。
- 建議使用時機
- 下午電量掉到30%以下, 但你還要撐到晚上回家。
- 長途移動、露營、旅遊, 充電機會少。
- 需要專心工作, 不想被頻繁通知打擾。
- 貼心小技巧
- Android多數機型支援排程與自動開啟條件, 善用自動化, 你不必手動管控。
- iOS可搭配「專注模式」精簡通知, 讓節電模式效果更好。
- 若遇到導航或錄影, 可暫時關閉節電模式, 確保效能與定位精度。
- 關閉後會怎樣
你關閉節電模式或電量充到一定水位, 系統會自動恢復正常效能、動畫與背景活動。使用體驗回到完整狀態, 不需額外調整。
想看更多Android的省電心法與步驟,也可參考這篇實測整理,對比哪些做法最有效:Android手機真正省電的4個方法一次看懂。
保持系統更新,修復耗電漏洞
節電模式是即刻止血, 系統更新則是長期治本。更新通常包含電源管理微調、背景排程優化、錯誤修復與安全性提升。忽略更新, 不只風險增加, 還可能因為Bug導致異常耗電。
- 快速更新路徑
- Android:設定, 系統或軟體更新, 檢查更新, 下載並安裝。不同品牌名稱略有差異, 但入口相近。
- iOS:設定, 一般, 軟體更新, 下載並安裝。建議開啟自動更新, 夜間插電Wi‑Fi下完成。
- 為什麼更新能省電
- 修正錯誤進程:處理器被不正常喚醒的問題獲得修復。
- 優化排程:把備份、索引、同步安排在充電或Wi‑Fi時段。
- 更佳驅動與韌體:顯示、調變器與感測器合作更有效率。
- 安全性修補:防止惡意程式在後台常駐, 減少隱藏耗電。
- 實際體驗分享
我在上次小版本更新後, 待機掉電從每小時3%降到約1.5%, 發熱也減輕。日常滑社群與聊訊息, 晚上收工還能多出一截電量。你也可以先觀察一兩天, 若耗電改善就保留新版, 成本低、收益高。 - 安全與資料保護
更新前先備份相片與重要文件。保持至少8GB以上的可用空間, 避免下載與安裝卡住。整個流程建議接上充電器並連Wi‑Fi, 過程更穩定。 - 小結與建議
- 把「自動更新」打開, 讓系統在夜間插電時完成。
- 今年最新的例行更新大多加入省電微調, 值得升級。
- 若重大版本剛釋出, 可觀望幾天再裝, 小版本修補則建議盡快更新。
優化通知和主題,細節決定續航
通知和主題看似小事,卻握有電池續航的決勝點。每一則推播都會喚醒系統、亮屏、震動,長期累積會把待機電量吃光。深色模式則能在OLED面板上直接省下顯示耗電,晚間使用特別有感。把這兩項調整到位,你會得到更安靜的手機、更穩定的電量。
減少不必要通知,停止頻繁喚醒
把推播精簡到重要聯絡人與工作通知,其餘一律收斂。做法不花時間,回報很可觀。
- 操作步驟
- Android:設定, 通知, 選擇App, 關閉「允許通知」, 或只保留必要類型。開啟「群組通知」, 讓同類訊息合併, 降低亮屏次數。
- iOS:設定, 通知, 點選App, 關閉「允許通知」, 或改為「摘要」推送。搭配「專注模式」中的「勿擾模式」, 就能在睡覺或會議期間全靜音, 只讓白名單對象打擾。
為什麼有效?每次推播都會觸發喚醒、網路請求與畫面渲染, 這些都是耗電動作。把廣告、促銷、遊戲類推播關掉, 手機在口袋裡就不會一直亮起。夜間睡眠時更明顯, 長達數小時都維持黑屏, 電量自然穩住。
先從最吵的App下手, 像郵件與訊息。做兩個關鍵調整:
- 郵件App改為手動抓取, 或限定在Wi‑Fi下同步。
- 通訊App保留重要群組、標星聯絡人的通知, 其他改為靜音或摘要。
延伸閱讀可參考這份實務整理, 步驟清楚且聚焦在有效省電的通知與後台調整:iPhone 省電大法。社群討論也有不少使用者分享,把推播精簡與關閉背景重新整理後,待機耗電明顯下降,你可以參考相關經驗與做法:關掉推播通知來省電?。
小結建議:
- 保留家人、同事、金融驗證, 其他非關鍵推播全部關。
- 會議與睡眠用「勿擾模式」或「專注模式」排程, 一到時段自動靜音。
- 每週檢視一次通知摘要頁, 找出又變得吵鬧的App, 立刻調整。
切換深色模式,適合暗屏手機
深色模式對OLED螢幕特別友善。黑色像素不發光, 顯示耗電自然下降, 長時間閱讀或滑社群都更耐用。
- 開啟位置
- Android:設定, 顯示, 深色主題, 開啟。建議啟用「排程」, 按日落到日出自動切換。
- iOS:設定, 螢幕顯示與亮度, 外觀選擇「深色」, 也能設定自動。
- 為什麼省電
OLED像素獨立發光, 黑底區域不點亮, 顯示功耗明顯下降。日常瀏覽以深色背景為主的App時, 省電感受尤其強。白天戶外若覺得看不清, 可以臨時切回淺色, 室內與夜間再用深色最剛好。 - 使用心法
- 把常用App更新到最新版, 多數會跟隨系統主題。
- 若App內有獨立「深色主題」開關, 請一併啟用。
- 配合自動亮度, 讓螢幕在暗環境維持較低亮度, 省電效果更好。
- 什麼情境最值得開
- 晚上閱讀、追劇或長時間聊天。
- 室內光線穩定的環境, 如辦公室與家中。
- 想降低眼睛疲勞與螢幕刺眼感時。
總結一句話: 通知越精簡, 手機喚醒越少; 深色模式越常用, 螢幕耗電越低。把這兩個小設定調好, 你會立刻感到待機掉電變慢, 日常續航更安心。
Conclusion
重點一次收好: 降低亮度與縮短休眠, 關藍牙與Wi‑Fi按需開, 定位權限精準給, 限制背景活動, 清快取, 啟用節電模式, 保持系統更新, 精簡通知, 用深色模式, 定期檢視耗電排行。這10招對Android與iOS都實用, 立刻見效。
先從一兩個改起, 像亮度與休眠, 或通知精簡, 觀察一週的掉電曲線。長期可減少充電次數, 降低熱度與老化, 電池壽命自然延長, 手機續航也更穩。
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省電成果, 也訂閱 iPro+ 知識酷, 每週收到更多實用科技tips。把這篇存成常用清單, 需要時快查快改。手機續航、電池節電與省電設定都做到位, 你的手機現在更聰明了。